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冷峻的笔墨 悲悯的情怀——立足语言,重读《我的叔叔于勒》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治勇[1] 郑慧琴[2]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中学部,浙江杭州310000 [2]松阳汇文中学,浙江丽水323000

出  处:《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  份:2016

期  号:10

起止页码:57-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对《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解读,主流观点往往将之定位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或者从"文以载道"出发,赋予莫泊桑通过此文表达其渴望人类保持孩子的纯真的思想。这些解读似乎都正确,且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力。但如果从文本语言出发,则会发现其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错误或偏差。文章紧循小说语言,从字里行间重新解读于勒和菲利普夫妇,以还原作品的本来意旨。事实上,莫泊桑从文字中传递的无非是他以悲悯的情怀、客观的笔触,表达其对人言行的理解或对人性的理解,表达了人生的无奈、辛酸,因而其作品便能超越时空,永远放光。

关 键 词:文本解读 《我的叔叔于勒》 文本语言

分 类 号:G634.3[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