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
Can High-Speed Rail Construction Reshape the Layout of China's Economic Spac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Heterogeneity of Employment,Wage and Economic Growt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常态下产业集聚的环境效益与调控政策研究”(批准号15ZDA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铁‘流空间’效应下的经济空间重组机理、模拟及其评价--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批准号716032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其优化研究”(批准号15YJCZH033)
年 份:2016
期 号:10
起止页码:92-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将"高铁建设"因素纳入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构建了高铁建设对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空间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运用PSM-DID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高铁建设通过就业对高铁城市工资和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负效应均小于直接正效应,高铁建设对高铁城市的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2067、0.1907和0.1491。从分地区和分城市规模相结合的层面看,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了东中部大型高铁城市的就业水平,特别是东部大型高铁城市的建筑业及高附加值行业、中部小型高铁城市的制造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高铁建设给东部大型高铁城市带来的企业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表现为高铁建设通过就业对该地区的工资和经济增长等间接效应均为正,但对中西部中、小型高铁城市的相应间接效应均为负,总体看,高铁建设主要扩大了东部大型高铁城市与非高铁城市之间的工资差距和东部中型高铁城市与非高铁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该结果证实了本文理论推理的正确性,即高铁建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地区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空间,重塑了中国的经济空间,这为各地区进一步借助高铁建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促进地区就业和经济增长,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高铁建设 就业 工资 经济增长 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
分 类 号:F53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