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建立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模型用于致癌物作用机制研究    

Establishment an in vitro primary mouse hepatocyte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modes of action of carcinogens carcinogens stud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吕建军[1] 李耀庭[1,2] 周舒雅[3] 范昌发[3] 曾雪贞[2] 李保文[3] 汪巨峰[1] 黄芝瑛[2] 李波[4]

LV Jian-jun LI Yao-ting ZHOU Shu-ya FAN Chang-fa ZENG Xue-zhen LI Bao-wen WANG Ju-feng HUANG Zhi-ying LI Bo(Beijing Key Laboratory, National Center for Safety Evaluation of Drugs,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176, China Institute for Laboratory Animal Resources,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79, China Center of Safety Evaluation on New Drug,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76 [2]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广州510006 [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79 [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

出  处:《药物分析杂志》

基  金: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2012ZX09302001)资助项目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0

起止页码:1785-17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IPA、JST、RCCSE、RSC、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建立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致癌性试验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替代模型,以毒理基因组学方法对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C57BL/6小鼠肝细胞构建原代小鼠肝细胞三明治培养模型。原代小鼠肝细胞分别给予2个遗传毒性致癌物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AFB1)、苯并芘[benzo(a)pyrene,BAP]和2个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匹立尼酸(WY-14643,WY)共培养24h及48h后,使用Affymetrix公司小鼠转录组分析基因芯片1.0(GeneChip’Mouse Transcriptome Assay 1.0)进行时间依赖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功能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分层聚类分析(HCA)等进一步研究了致癌物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比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多。AFB1和BAP虽然影响化学性致癌通路和上调p53信号通路,但其致癌途径有一定差异。TAA影响氧化还原酶活性,可能造成氧化损伤。WY显著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脂肪合成与代谢通路,可能造成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通过延长致癌物暴露时间能得出更多信息用于进一步分析。结论:成功建立了原代小鼠肝细胞三明治体外模型,可用于研究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作用机制,有望作为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致癌性试验体外替代候选模型之一。

关 键 词:毒理基因组学 小鼠原代肝细胞体外模型  致癌性试验 三明治模型  遗传毒性致癌物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分 类 号:R9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