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5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41100000614008)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2
期 号:5
起止页码:1402-14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生物炭作为工农业生产副产品低碳利用的有效手段,其改善土壤及提高作物品质的有益功效已被逐步认识,但对其研究报道分散且差异较大。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可为生物炭生产施用以及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进展】1)生物炭全碳含量在30%~90%之间,平均64%。生物炭碳含量由大到小来源依次是木质、秸秆、壳类、粪污和污泥。秸秆类生物炭碳含量大多为40%~80%,木质类生物炭在60%~85%。生物炭灰分含量在0~40%之间变动,平均15.52%。灰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污泥、粪污、秸秆、壳类和木质。秸秆生物炭灰分含量主要在20%~35%之间,较少为15%;木质炭灰分主要在0~10%范围内。生物炭碳含量和灰分含量相关系数为–0.77。裂解温度与生物炭碳灰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和0.28。施入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状况,生物炭灰分通常对养分贫瘠土壤及沙质土壤的一些养分补充作用较明显。2)生物炭比表面积绝大多数在0~520 m2/g之间,平均124.83 m2/g,壳类、秸秆、木质、粪污和污泥生物炭比表面积逐渐降低。秸秆炭比表面积集中在0~200 m2/g以内,木质炭比表面积集中在0~100 m2/g以内。制备温度与比表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48。生物炭的孔隙结构能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密度,能较好地去除溶液和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3)生物炭p H值范围在5~12,平均为9.15。秸秆、污泥、粪污、木质、壳类生物炭p H值中值逐渐降低。秸秆生物炭p H值多集中在8~11范围内,木质生物炭p H相对一致。生物炭的CEC从0到500 cmol/kg都有分布,平均为71.91 cmol/kg。秸秆类生物炭CEC值大多集中在0~100 cmol/kg范围内,木质生物炭则在5~10与15~25 cmol/kg范围内均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裂解温度与p H值和CEC的相关系数为0.58和0.30。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可消耗土壤质子,提高酸性土壤p H值,提高酸性土壤�
关 键 词:生物炭 理化性质 参数
分 类 号:S1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