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游戏对品特及其戏剧创作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亦欣[1] 范晴[2]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

基  金:南京农业大学"品特的‘哈克尼情结’研究"(Y0201400215)项目资助

年  份:2016

期  号:19

起止页码:2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普通刊

摘  要: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常常表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与隔阂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动荡与飘摇,形成了独特的"品特式"(Pinteresque)戏剧。品特作品向来以神秘怪诞著称,而他本人又强调"文本的自足性"(the self-sufficiency of the text)而拒绝阐释,令人以为他的作品均出自作者的杜撰虚构,但事实上品特的作品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描述作者和人物的关系时品特曾这样说道:"在一定程度上,你和他们玩的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游戏,是猫捉老鼠,捉迷藏,躲猫猫。"本文以"游戏"这一品特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经历为出发点,结合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以品特的早期代表作品《房间》为例,从品特的童年游戏、品特创作过程中的游戏和品特戏剧作品中的游戏三个方面探讨了游戏对品特自身及其戏剧创作的巨大影响,由此推断品特的戏剧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其早年生活中游戏的继续和替代。

关 键 词:哈罗德·品特 游戏 戏剧创作 弗洛伊德 影响  

分 类 号:I20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