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粘度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Clin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high viscosity bone cement injection volume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金标[1] 叶建亚[1] 马雪海[1]

Ye Jinbiao YeJianya Ma Xuehai.(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The Huaian Hospital ofHuaian, Huaian Jiangsu, 223200, Chin)

机构地区:[1]淮安市淮安医院(原楚州医院)骨科创伤,江苏淮安223200

出  处:《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基  金: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编号:W2014ZT046)

年  份:2016

卷  号:13

期  号:5

起止页码:29-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观察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形成术不同骨水泥注入量治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组的确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高剂量组(43例)、中剂量组(38例)和低剂量组(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高、中、低剂量组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5.0-7.0m L、3.0-5.0 m L和不超过3.0 m L。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各组术后1周和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各组术后1d和3个月的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各组间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差异具有显著性(〈0.05),其中高剂量组最优(〈0.05);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最低,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各组无其它并发症,未发生椎体再骨折。结论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形成术不同的骨水泥注入量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良好临床疗效;高剂量组可更好的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骨水泥的渗漏率,安全性更高,因此可作为治疗OVCFs的首选方案。

关 键 词:高粘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注入量

分 类 号:R687.3] R58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