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三角洲柽柳植株周围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soil salt ions around Tamarix chinensis individual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264003 [2]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烟台264005 [3]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烟台26400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9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20)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8
起止页码:5741-57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柽柳的盐分富集效应及其对不同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植株不同距离不同土层中的盐分离子组成、含量、离子比及不同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阳离子中Na^+含量最高,其次是Ca^(2+)和Mg^(2+),K^(+)最低,Cl^(-)在阴离子中的含量最高,SO_4^(2-)次之,HCO_3^-最低,而未检测到CO_3^(2-)。在柽柳植株周围,尤其是表层土壤中,离植株越近盐分含量越高,显示出柽柳对盐分的富集效应,其中对不同阳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K^+>Na^+>Mg^(2+)>Ca^(2+),而对阴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HCO_3^->Cl^->SO_4^(2-)。冠层下凋落物中盐分的释放和树干径流可能是导致盐分在柽柳植株周围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总可溶性盐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阳离子和阴离子向下迁移程度分别表现为Na^+>Mg^(2+)>Ca^(2+)>K+和Cl^->SO_4^(2-)≈HCO_3^-,因而随土层加深而升高的Na^+、Ca^(2+)、Mg^(2+)和Cl^-,显示出底聚特征,而K+、SO_4^(2-)和HCO_3^-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具有表聚特征。降水淋溶、盐分离子迁移速率的差别和各土层中不同生物量根系对盐分吸收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盐分在垂直方向上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柽柳 盐岛 盐分离子
分 类 号:S79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