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胃转安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观察及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    

Pepsinogen Effect of Weizhuan'a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LG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阔[1] 刘华一[1] 王秀娟[1] 杜闻媛[1] 李桂珍[1] 赵俊芳[1] 张莎[2] 于磊[3]

机构地区:[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2]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天津300050 [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出  处:《中华中医药学刊》

基  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重点项目(13KG137)

年  份:2016

卷  号:34

期  号:10

起止页码:2464-24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临床观察中医药胃转安一、二号冲剂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胃癌前病变患者共96名。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为气虚夹瘀毒型(32例)及阴虚夹瘀毒型(16例),分别给予院内制剂胃转安一号冲剂及胃转安二号冲剂;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记录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及胃镜、病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的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患者在胃脘疼痛、痞闷胀满、嗳气吞酸、纳呆食少、嘈杂、肢体倦怠、神疲懒言、咽干口苦、潮热盗汗方面及胃镜总评分、病理萎缩程度评分、肠上皮化生评分及异性增生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在胃脘疼痛、痞闷胀满、嘈杂、肢体倦怠、神疲懒言、潮热盗汗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综合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血清PG I、PGR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PG 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转安一、二方对胃癌前病变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关 键 词: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 胃蛋白酶原 胃转安一号  胃转安二号  

分 类 号:R73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