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稻秸还田下播种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under Rice Straw Retur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修明[1] 谷世禄[1] 田中伟[1] 祝庆[1] 蔡剑[1] 姜东[1] 戴廷波[1]

XIU Ming GU Shilu TIAN Zhongwei ZHU Qing CAI Jian JIANG Dong DAI Tingbo(Agronomy Colleg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Crop Physiology Ecology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Modern Crop Production,Nanjing,Jiangsu 210095,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出  处:《麦类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443;3150126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0705)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77-13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6∶3∶1、5∶3∶2和4∶3∶3)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80kg·hm-2(低氮)和225kg·hm-2(适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提高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而在施氮量270kg·hm-2(高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降低了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提高播种密度、降低施氮量均降低了土壤中无机氮的盈余量,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产量、氮肥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均在氮肥基追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6∶3∶1时最大。因此,稻秸还田条件下提高小麦播种密度、适当降低施氮量并提高基肥比例,可以实现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关 键 词:小麦  稻秸还田  播种密度 施氮量  氮肥基追比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分 类 号:S512.1] S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