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Holocene palaeo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human activity of the Hemudu-Tianluoshan Sites in Yuyao of Zhejia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丽波[1] 郝秀东[2] 禚彬[3] 柳云龙[3] 王小龙[1] 朱立新[1] 余新波[4] 张甬江[5]

Zheng Libo Hao Xiudong Zhuo Bin Liu Yunlong Wang Xiaolong Zhu Lixin Yu Xinbo Zhang Yongjiang(Zhejiang Hydrogeologic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Brigade, Ningbo 315000, Zhejiang School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ollege of Tourism,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Ningbo Rural Tourism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Co., Ltd, Ningbo 315100, Zhejiang Siming Mountain Tourism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fice, Yuyao Tourism Bureau, Yuyao 315400, Zhejiang)

机构地区:[1]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315000 [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 [3]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 [4]宁波乡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00 [5]余姚市旅游局四明山旅游开发建设办公室,浙江余姚315400

出  处:《古地理学报》

基  金:余姚市人民政府"河姆渡文化遗址全新世地质环境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1BAC09B01-16;2006BAC01A16);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CSTC2009BA0002)共同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18

期  号:5

起止页码:879-8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CD、CSCD2015_2016、JST、PA、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的HMD1501和HMD1502两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气候变化、海平面变迁及人类活动。孢粉、海相沟鞭藻、淡水藻类及有孔虫内衬的记录表明:(1)在早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下部),植被群落属于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气候温暖潮湿,研究区属于海侵阶段。(2)在中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中部),植被群落虽仍为针阔叶混交林,但气候转为温和湿润,研究区仍属于海侵阶段。(3)由于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剧,在晚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上部)的植被群落中草地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并在滨海地区开始有一些以莎草科为主的沼泽地形成,植被群落属于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气候更加凉爽干燥,研究区转为海退阶段。(4)在~7235—3327 cal.yr B.P.期间,草本花粉的含量激增,特别是一些粒径不小于35μm的禾本科栽培作物花粉的含量增加,说明此时人类活动开始增强,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出现较多的水稻种植区。

关 键 词:孢粉组合 全新世 田螺山遗址  古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分 类 号:Q914.81] P5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