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2]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上海201620
基 金:2014年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虚拟网络社区背景下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2YG25)
年 份:2016
期 号:9
起止页码:84-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E2014_2016、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在微信平台上,大学生通过朋友圈点赞或评论、展示个人信息等方式进行自我呈现,其角色扮演包括"理想型""神秘化""悖反型""协调型"等类型。微信中的行动者角色扮演的策略包括观众的选择与隔离、有选择地自我呈现。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的意义在于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诉求,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塑造和构建自我形象,增强自我认同感。基于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的分析,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印象管理,建构良好的教师形象,重视隐性教育、榜样教育、自我教育,加强舆情管理。
关 键 词:拟剧理论 大学生 自我呈现 角色扮演
分 类 号:G6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