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滇池柱状沉积物磷形态垂向变化及对释放的贡献  ( EI收录)  

Vertical Variation of Phosphorus Forms in Lake Dianchi and Contribution to Rel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乐[1,2,3] 王圣瑞[1,2] 焦立新[1,2] 余佑金[1,2] 丁帅[1,2] 王跃杰[4]

机构地区:[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100012 [3]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太原030051 [4]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榆次030600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202235)

年  份:2016

卷  号:37

期  号:9

起止页码:3384-33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3802821989)、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选取了滇池外海北部、中部和南部柱状沉积物样品,结合上覆水磷和柱状沉积物有机质数据,研究了有机质(OM)及粒径组成对沉积物释放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形态磷对沉积物释放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1沉积物间隙水ρ(DTP)和ρ(SRP)均与OM、沉积物黏土(〈4.00μm)和粉砂粒(4.00~63.00μ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砂砾(〉63.00μm)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其间隙水中磷的质量浓度,且黏土和粉砂粒含量的增加也会降低间隙水磷的质量浓度,抑制了沉积物磷的释放.2滇池沉积物潜在可移动磷(BD-P和NaOH-nrp)与黏粒和粉砂砾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砾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黏粒和粉砂砾可能对沉积物磷的移动能力提升,砂砾可能对沉积物磷的滞留能力提升.3在较短时间尺度内,外海北部沉积物磷以释放为主,中部和南部以滞留为主;在较长时间尺度内,外海北部和中部沉积物磷以释放为主,南部的以滞留为主.控制滇池沉积物磷释放需要考虑不同磷形态特征及有机质和粒径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主要控制滇池北部沉积物磷的释放.

关 键 词:滇池 沉积物 磷形态 粒径 释放贡献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