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THM耦合作用下千枚岩隧道大变形机理  ( EI收录)  

Larg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Phyllite Tunnel under THM Coupl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孟陆波[1] 李天斌[1] 杜宇本[2] 黄志煌[1,3] 马宏敏[1,4]

机构地区:[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3]四川巴陕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4]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

出  处:《中国铁道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30635;41102189);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6ZA0095);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SKLGP2013Z004)

年  份:2016

卷  号:37

期  号:5

起止页码:66-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4302945874)、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千枚岩这一典型软岩为对象,通过高地温、高渗透水压、高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卸荷试验,研究热—水—力(THM)耦合作用下千枚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大理—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THM耦合作用下千枚岩隧道的大变形;结合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探讨THM耦合作用下千枚岩隧道大变形的机理。结果表明:高渗透水压和高地温对千枚岩裂缝的产生和扩张起着促进作用,随着渗透水压、地温的升高,千枚岩的峰值应力降低,并且渗透水压的影响大于地温的影响;在THM耦合作用下,隧道边墙处的位移最大,拱脚处的应力相对集中,洞壁处的渗流速度最大,地温的分布主要受地下水渗流方向控制;隧道洞壁的应力、位移和渗流速度随地温的升高而增大。提出"HM,TH,T→M"的THM耦合模式。得到THM耦合作用下千枚岩隧道产生大变形的机理为:高地温将造成围岩发生初始热损伤;高渗透水压将促进围岩软化并使其内部裂纹进一步扩展;当隧道开挖形成的二次应力超过围岩屈服强度时,将导致围岩塑性流动。

关 键 词:隧道变形 变形机理  热—水—力耦合作用  千枚岩隧道 渗透水压  地温软岩  

分 类 号:U45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