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在中国北方10省(区)引种的适宜性
Introduction Suitability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in 10 Northern Provinces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北京林业大学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906);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ZCQ-SB-02)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1021-10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是中国北方常见的针叶乔木,也是沙区人工造林的重要树种。近年来,樟子松在部分地区出现衰退现象,引起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确定樟子松在中国北方引种的适宜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樟子松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气候相似理论,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为固定样本区,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气候因子熵权,并计算加权气候相似距,再综合考虑加权气候相似距和土地资源环境因子,划分引种区类型。结果表明:(1)温度是影响樟子松引种的主导气候因子,其次是湿度、光照与海拔,风速对樟子松引种的影响相对较小;(2)将樟子松引种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4个类型区,引种类型区与中国气候区区划存在显著一致性(Kappa=0.7494);(3)樟子松引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寒温带湿润大区(ⅠA)、中温带湿润大区(ⅡA)和中温带亚湿润大区(ⅡB),较适宜区主要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地区(ⅡC)和部分中温带湿润大区(ⅡA),较不适宜区主要位于暖温带亚湿润大区(ⅢB)、暖温带干旱大区(ⅢC)和高原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处于中温带干旱大区(ⅡD)、中温带极干旱大区(ⅡE)暖温带极干旱大区(ⅢD)和北亚热带湿润大区(ⅣA)。
关 键 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 引种 气候相似理论 植被重建 荒漠化防治
分 类 号:S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