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手术引发应激导致心律失常大鼠模型的创建    

Establishment of Arrhythmia Models in Rats Based on the Stress Response Caused by Surgical Trau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庄儒麟[1] 李梅[2] 李华伟[1] 王莹莹[3] 郝清涛[1] 胡京剑[1] 杨超[1] 戴梅清[1] 马行[2]

机构地区:[1]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21004 [2]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221004 [3]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21004

出  处:《医学研究杂志》

基  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201410313015Z)

年  份:2016

卷  号:45

期  号:9

起止页码:88-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PROQEUST、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初步创建手术创伤引发应激反应导致心律失常的大鼠模型,探讨在不同方法下建立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是否存在差别,为今后临床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提供新的研究依据。方法选择SD大鼠30只,分别采用探查腹腔暴露肠道法(9只)、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法(14只),以及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法(7只)进行手术,采用Powerlab生物功能实验系统监测动物心电图的方法,观察、比较并记录大鼠整个手术过程的心电图。结果采用探查腹腔暴露肠道法进行手术,大鼠心率明显减慢,手术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法进行手术,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5min后,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夹闭20min后,心电图可见QRS波群增宽,手术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法进行手术,大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15min后,心电图呈现QRS波群增宽,心率明显减慢,手术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探查腹腔暴露肠道法和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法,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在上述3种方法中较为稳定,在结扎15min后,大鼠出现心律失常,即为造模成功。

关 键 词:动物模型 大鼠  手术应激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分 类 号:R965.1] R972.2[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