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中的应用效果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temporary preventive cardiac pace mak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晓华[1] 曹岳蓉[1] 刘洪珍[2] 唐菊娣[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护理部,214400 [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心血管内科,214400

出  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  份:2016

卷  号:22

期  号:12

起止页码:1724-17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行保护性临时起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30例AMI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且术前行保护性临时起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以右冠病变为主,分别占80.00%,76.92%(52/65,50/65),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69%)较对照组(18.46%)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69);观察组右冠梗死患者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例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观察组发生低血压的比例为12.31%,低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5);接受预见性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护理患者有降低的趋势(10.77%比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45)。结论对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的AMI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的风险,对临床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临时起搏 预见性护理

分 类 号:R473.5[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