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气候变化在赤道大西洋的天文响应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to astronomical forcing during the Oligocene-Miocene transition in the equatorial Atlantic(ODP Site 926)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邹卓延[1] 黄春菊[1] 李明松[1,2] 张杨[1,3]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Baltimore 21218,USA [3]Department of Earth,Atmospheric and Planetary Sciences,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47907-2051,USA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2201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1403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2003)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46

期  号:9

起止页码:1231-12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转换时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极地冰盖扩张,全球海平面大幅下降等现象表征的全球性极端气候变冷事件,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本文选取赤道大西洋ODP154航次的926站为研究对象,该钻孔的地层记录主要以浅灰色含有孔虫的超微化石白垩软泥与绿灰色的黏土质的超微化石白垩软泥互层沉积为主,从岩芯上可见明显的浅灰色(碳酸钙含量高达80%)-灰绿色(碳酸钙含量60%左右)的米级旋回,据此本文选用能反映碳酸钙含量变化的颜色反射率亮度为古气候替代性指标,对沉积记录进行旋回分析.通过对识别出来的405kyr长偏心率旋回与~40kyr斜率旋回分别进行天文调谐,以渐新世与中新世转换界线处为绝对年龄控制点建立该钻孔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通过对时间域序列的亮度指标的频谱变化分析,观察到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沉积记录中偏心率周期信号减弱,而斜率周期信号增强;并且在界线处405kyr偏心率周期与~1.2Myr斜率长周期极小值重合,这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极端气候变冷事件有关.此外,沉积物堆积速率、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及西班牙中部啮齿类动物演替速率都具有~2Myr的变化周期,这或许说明了百万年尺度的地球轨道周期对于地球系统及生态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ODP926站  亮度指标  天文年代标尺  天文轨道驱动  

分 类 号:P5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