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非均质性对DNAPL污染源区结构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heterogeneity on the DNAPL source-zone architec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ENG Fei GAO Yanwei XU Hongxia SUN Yuanyuan SHI Xiaoqing WU Jichun(Key Laboratory of Surficial Geochemistry,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Hydrosciences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mpany Limited, Beijing 102600, China)
机构地区:[1]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23 [2]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503282;41030746;41172206;4110214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1009112006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091110039)
年 份:2016
卷 号:43
期 号:5
起止页码:140-1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重非水相液体(DNPALs)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分布与残余捕获受多种因素控制。选择四氯乙烯(PCE)作为DNAPLs特征污染物,通过二维砂箱实验探究介质非均质性对PCE运移及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透射光法监测PCE在砂箱内的运移过程,定量测量PCE的饱和度。采用空间矩分析PCE污染体的平均运移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离散状与池状PCE体积比(GTP)定量表征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无法克服毛细压力,PCE在细砂透镜体上方聚积并侧向扩散,水平扩散范围显著增大。随机非均质介质中,PCE绕开细砂透镜体,沿着粗砂透镜体构成的优势通道运移,运移路径的不规则性及饱和度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增强。PCE的捕获主要为毛细屏障和拉断效应两种形式。运移路径延长,路径上残留的离散状PCE增多,低饱和度的比例与GTP增大。非均质性显著影响PCE的运移路径、捕获及空间分布。
关 键 词:重非水相 非均质性 PCE饱和度 空间矩 污染源区结构 GTP
分 类 号:X5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