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商标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以《商标法》第63条为中心    

On the Application of Punitive Damages as Stipulated in the Trademark Law:with Comment on Art. 63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钱玉文[1] 李安琪[2]

机构地区:[1]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2]德国慕尼黑大学

出  处:《知识产权》

基  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消费安全的法律规制研究”(13BFX095);中国法学会2015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网络消费安全的多元规制研究”CLS(2015)B0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6

卷  号:26

期  号:9

起止页码:60-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惩罚性赔偿是一种不同于补偿性赔偿的民事赔偿制度,具有惩罚和威慑侵权行为的作用。因其赔偿金数额超出了实际损失的数额,而被看作是对民法"损害填平原则"的一大突破。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第63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即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可以按照实际损失额的一至三倍确定赔偿数额,该规定旨在遏制社会生活中屡禁不止的商标侵权行为。但就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出现一例针对商标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案例。究其原因有四:一是惩罚性赔偿的"惩罚性"缺失;二是法定赔偿的"惩罚性"日渐凸显;三是惩罚性赔偿举证难度较大;四是法官缺乏具体裁判标准,存在制度路径依赖的惯性。惩罚性赔偿并非法定赔偿可以替代,为此需要明确惩罚性赔偿应当优于法定赔偿得到适用。为使《商标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实际发挥作用,同时需要细化"恶意"、"情节严重"的裁量标准,改进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模式。

关 键 词:商标法 惩罚性赔偿 法定赔偿

分 类 号:D923.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