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宋代文人“居士”情结的社会文化阐释    

The social-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s plot of "Recluse"in the Song dynas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玉璞[1]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部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

年  份:2002

期  号:3

起止页码:100-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SKJJZZ、普通刊

摘  要:在宋代 ,文人士大夫多用“居士”名其别号 ,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宋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宽松、舒适的 ,但受到的思想束缚和精神压抑又是沉重的。文人士大夫们既不想失去世俗的享乐 ,又要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便需要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而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由“形隐”向“道隐”的精神化转向、儒释道三教义理的统合及禅宗世俗文化倾向的增强 ,正适应了宋人的精神需求。于是 ,宋人将传统的仕隐观念及运行机制加以重新整合 ,形成了一种颇为圆通的仕隐观 :既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 ,又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 ,求取内心的适意与自足。当日文人士大夫纷纷以别号“居士”相尚 ,即是这种处世心态和行为模式的典型的外在表征。

关 键 词:"居士"别号  处世心态  行为模式  文化承载

分 类 号:I20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