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分析——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Spatial equity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 case study of Futian District,Shenzhen,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健生[1,2] 司梦林[1] 李卫锋[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55 [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3]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香港999077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01)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7

期  号:9

起止页码:2831-28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功能景观,其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在城市基础设施配置供需平衡理念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评价的理论框架,采用一种基于重力模型的评价方法,以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和各居住区人口数目分别度量供给能力和需求水平.以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区,使用GIS网络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并在评价中考虑"边界效应",从居住区的视角对深圳市福田区不同等级的公园绿地分布的空间公平性进行定量评价,进而提出了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的优化建议.结果表明:福田区公园绿地总体公平性较差,其中,社区公园的公平性最差,区域性公园次之,郊野生态公园在部分区域公平性较好;综合各类公园的公平性评价结果,福田区约50%的区域可达到供需平衡,其他区域则均供给不足;福田区的公园绿地系统规划要从绿化率、空间配置及道路交通系统等方面进行改善,重点关注小尺度的公园配置数目,满足社区内的居民日常游憩需求."边界效应"会对公平性评价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位于研究区边缘的居住区可以享受到居住区外的公园绿地服务,同时边界外的居住区也会共享区域内的绿地资源.

关 键 词:供需平衡  城市公园绿地 空间公平性  绿地规划

分 类 号:S731[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