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飞播马尾松林不同林下植被类型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Hydrological effects of forest litters and soil in different types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aerially-seeded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芳[1,2] 李雪云[2] 赖国桢[2] 欧阳勋志[2] 郭孝玉[2]

机构地区:[1]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2]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功能经营的赣南飞播马尾松林空间结构模式研究"(31360181);"赣南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恢复过程与林木生长;土壤动态变化耦合机理研究"(31160159)

年  份:2016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26-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明飞播马尾松林不同林下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的影响,按林下植被优势(分芒萁类、禾本类及灌木类3种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对其枯落物持水性能及土壤蓄水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枯落物现存总蓄积量为0.65~3.57 t/hm2;其中,灌木类总蓄积量>芒萁类>禾本类。3种类型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及有效拦蓄率范围分别为15.50%~29.74%、167.70%~218.25%、139.00%~199.66%和113.85%~167.39%;枯落物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及有效拦蓄量均表现为灌木类>芒萁类>禾本类,除半分解层自然含水量以外,其他持水量指标均表现为灌木类显著高于其他2种类型。0~20 cm土层的饱和蓄水量、非毛管持水总量以及毛管持水总量均以芒萁类最高,分别为865.95、138.96和726.99 t/hm2;其中,芒萁类在0~20 cm土层,非毛管持水总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类型,而0~10 cm土层饱和蓄水量显著高于禾本类。综合分析表明:灌木类枯落物的水文效应显著高于禾本类和芒萁类,而芒萁类土壤层水文效应明显优于灌木类和禾本类,这是由于土壤层饱和蓄水量及有效蓄水量分别占林地表层(枯落物层和0~20 cm土壤层)的99%和94%以上,总体上芒萁类林地表层水文效应明显优于灌木类和禾本类。

关 键 词:林下植被 枯落物 土壤 水文效应 飞播马尾松林  

分 类 号: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