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国内外高铁站区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及启示    

Research Progress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Regions of HSR Stations Home and Abroa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丽[1] 刘可文[2] 曹有挥[3]

机构地区:[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南京210013 [2]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18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210008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04;41501125);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KJB170002);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JB790023)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8

起止页码:120-1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相比于高铁带来的时空收敛及区域重构效应研究,高铁站区空间结构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比较滞后,与我国高铁发展的速度严重不匹配。在此背景下,回顾、梳理典型高铁国家站区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可为国内高铁站区开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从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视角,对高铁站区属性及圈层空间,人口集聚、产业布局、土地使用等经济空间结构和效应,以及形成与发展机理等三大领域进行回顾,并指出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下一阶段研究的改进方向。在西方高铁国家,对高铁站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已经从早期探索、概念辨识阶段发展到基于定量模型的实证研究阶段,对于定量刻画站区产业空间演变以及指导产业空间布局具有切实指导意义。而国内对高铁站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借鉴国外高铁站区空间演变历程并构思产业发展及用地模式的初步阶段。最后,从开展在高铁站分级分类体系下不同类站区的开发模式比较研究、深化高铁站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的研究、关注高铁站区空间格局的效应评估与优化路径的研究以及开展高铁与民航等快速交通市场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深入研究等四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关 键 词:高铁站区  空间结构 形成与发展机理  进展  

分 类 号:U491[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