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过程和可能驱动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东菊[1] 董广辉[1] 王辉[2] 任晓燕[3] 哈比布[4] 强明瑞[1] 陈发虎[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730000 [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宁810007 [4]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拉萨85000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01087;41171168);文明探源项目(编号:2013BAK08B0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LZUJBKY-2014-121;LZUJBKY-2015-K09;LZUJBKY-2014-120)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46

期  号:8

起止页码:1007-10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青藏高原史前人类的活动历史历来是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提供了梳理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和定居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的可能.本文通过整理和总结在青藏高原已开展的考古工作,提出史前人类主要通过河湟谷地扩散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再进一步扩散到整个青藏高原,其扩散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末次冰消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5~1.16万年)、全新世早中期的中石器时代(距今11600~6000年)、全新世中晚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4000年)和全新世晚期的青铜时代(距今4000~2300年),而曾报道的青藏高原末次盛冰期及其以前的旧石器遗址的年代需要重新厘定.末次冰消期的人类扩散主要与盛冰期之后的气候转暖转湿事件和细石器文化的盛行有关,全新世早中期的扩散则受到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的驱动和黄土高原粟作农业发展的压迫,这两个时段高原上的史前人类均以季节性的狩猎采集为主;黄土高原粟作农业的传播推动史前人类于距今6000~4000年进入青藏高原东北和东南部的低海拔河谷地带并定居,从事以粟作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而麦作农业的传入推动史前人类距今3600年前开始常年定居到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史前考古 人类扩散  驱动机制  

分 类 号:Q9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