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热补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Atp 5O、Atp 6V1B2表达的影响    

Influence of Heat-reinforcing Needling on Expression of Plasma Atp 5O mRNA and Atp 6V1B2 mRNA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of Wind-cold-damp Retention Typ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小正[1] 王金海[2] 张星华[3] 田杰祥[4] 秦晓光[3] 方晓丽[3] 田亮[3] 袁博[3]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兰州730000 [3]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兰州730000 [4]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兰州730020

出  处:《针刺研究》

基  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208RJZA 18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No.2305135901)

年  份:2016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303-3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ATP合成酶亚单位O(Atp 5O)、溶酶体V1亚单位B 2(Atp 6V1B2)表达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取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风寒湿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热补针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取关元、气海、足三里和关节局部腧穴,热补针法组施以热补针法,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法,1次/d,连续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招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RT-PCR法检测正常人及患者外周血中Atp 5O、Atp 6V1B2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热补针法组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RA患者外周血中Atp 5O、Atp 6V1B2 mRNA表达均较正常人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tp 5O、Atp 6V1B2 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上调(P<0.05),且热补针法组的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tp 5O、Atp 6V1B2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补针法上调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Atp 5O、Atp 6V1B2的表达是改善风寒湿阻型RA患者症状和"取热"的分子机制之一。

关 键 词:类风湿关节炎 手针 热补针法 ATP合成酶亚单位O  溶酶体V1亚单位B2  

分 类 号:R59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