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Response of leaf morphology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in maize- soybea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晓波[1] 梁建秋[1] 何泽民[1] 廖俊华[1] 张明荣[1] 吴海英[1] 明充[1] 唐琼英[2] 李小清[3]

机构地区:[1]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2]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农业局,四川绵阳621100 [3]四川省达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达州635000

出  处:《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基  金:四川省南充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15A0062);国家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9)

年  份:2016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452-4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探讨叶片对带状套作的响应机制,为耐荫大豆品种筛选与选育提供依据。以南豆12、桂夏1号和华夏5号等3个耐荫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活体测定植株叶倾角、叶柄长度、叶形指数和光合特性,取样测定大豆叶片的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大豆叶倾角显著增加,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大,荚期则为下层增幅最大;叶形指数在苗期和花期显著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不同层位对套作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叶柄长度从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且在套作下显著增加,其中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最大;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减小,大豆胞间CO2浓度上升,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不同品种对带状套作的响应程度不同,强耐荫品种南豆12叶倾角增幅大而叶柄长度增幅最小,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均为最小;荫蔽敏感型品种华夏5号叶柄长度增幅最大而叶倾角增幅最小,叶片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叶面积下降均最为明显。强耐荫品种南豆12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能够通过调节自身叶片形态适应环境变化,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从光能截获和利用方面均表现出了对套作较强的适应能力。

关 键 词:大豆 带状套作  叶片形态  光合特性 叶倾角 叶柄长度  

分 类 号:S565.1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