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亚低涡背景下南疆西部两次强冰雹环境场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Heavy Hai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entral Asian Vortex in the West of Southern 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云惠[1] 谭艳梅[2] 于碧馨[1] 黄艳[3]

机构地区:[1]新疆气象台,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2]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6 [3]和田地区气象局,新疆和田848000

出  处:《沙漠与绿洲气象》

基  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5M69);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AMYBY2015-087)共同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10

期  号:4

起止页码:10-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常规资料、14:00 加密探空、NCEP1毅伊1毅再分析资料, 对比分析2013 年6月18日和2014年6月23日南疆西部两次强冰雹环境场及物理机制, 表明两次冰雹环境场有相同之处:在环流经向度较大的中亚低涡背景下,前期有明显降水,傍晚前后由中亚低涡后部西北气流下产生,高空干冷平流、低层暖湿环境、较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及低层辐合线或切变线为冰雹天气提供了强不稳定层结和动力触发条件,为冷平流强迫类型.但两次冰雹中亚低涡位置、强度、物理机制变化等有所不同:“6 ·18” 中亚低涡压至南疆西部,低涡强,西北风大,而“6· 23”中亚低涡在巴尔喀什湖附近, 位置偏北, 低涡较弱, 西北风较小; 6· 18”偏西北气流、风 (垂直) 切变、强回波伸展高度、层结不稳定、水汽及动力等变化均较“6· 23”明显偏强;“6· 18”的0益层和-20 益层的高度均比“6·23”的低 300~400m;“6·18”低层南疆盆地偏东风日变化明显, 即傍晚到夜间增强, 山前东西风辐合促使上升运动发展, 并有明显的中尺度垂直环流圈,而“6 ·23”低层为西北风风速辐合及与偏东风的切变.

关 键 词:中亚低涡  环境场 冷平流强迫  冰雹

分 类 号:P458.121.2[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