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裂解温度对稻秆与稻壳制备生物炭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Effects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s on the biochars and its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made from rice straw and rice hus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凯芳[1] 简敏菲[1,2] 余厚平[2] 陈朴青[3] 谢永璨[1] 于培德[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3]江西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南昌330022

出  处:《环境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35和41461042);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4242);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RD201412)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8

起止页码:1663-16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CD、CSCD2015_2016、JST、PROQUEST、RCCSE、RSC、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稻秆和稻壳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300、400、500、600、700℃)采用热裂解法制备生物炭,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测定各生物炭比表面积,以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和Boehm滴定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生物炭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不同温度对不同原材料制备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种类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温裂解条件(300、400、500℃)下,同温度稻壳生物炭(RC-H)比表面积显著高于稻秆生物炭(RC-S);高温裂解(600、700℃)条件下,同温度RC-S比表面积则更大.随裂解温度升高,两种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均呈显著增大的趋势,其中稻秆在600℃下制备的RC-S比表面积最大,稻壳在700℃下制备的RC-H比表面积最大.FTIR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温度下两种材料制备的生物炭特征吸收峰基本相同,且表面基团种类大致相同,但RC-S较RC-H表面官能团更丰富,在热解过程中均形成了芳香环结构,且芳香化程度随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同裂解温度下两种材料的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变化规律相似,主要表现为烷烃基随裂解温度升高而缺失,甲基(—CH3)和亚甲基(—CH2)逐渐消失,而芳香族化合物增加,芳香化程度增强.Bohem滴定结果表明,各裂解温度下RC-S的表面官能团总量和碱性官能团数量均高于RC-H,而各裂解温度下RC-S的酸性官能团含量均小于RC-H.随裂解温度升高,两种材料制备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变化规律相似,表现为表面官能团总量均减少,酸性官能团含量降低,碱性官能团含量增加.

关 键 词:稻秆 稻壳 生物炭 裂解温度 表面官能团

分 类 号:S21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