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多孔淀粉-海藻酸钠-壳聚糖-葡萄多酚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stained release microcapsules of grape polyphenols with porous cornstarch, alginate sodium, and chitos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卢晓霆[1] 许中畅[1] 王田田[1] 闫俊[2]

机构地区:[1]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91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4129)

年  份:2016

卷  号:47

期  号:13

起止页码:2252-22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IPA、J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为提高葡萄多酚的稳定性和强化缓释效果,采用玉米多孔淀粉为芯材载体复合凝聚法制备葡萄多酚微胶囊。方法以包埋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葡萄多酚微胶囊化的影响,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25 mg/m L葡萄多酚溶液10 m L,玉米多孔淀粉用量1.5 g,在质量浓度0.03 g/m L海藻酸钠溶液30 m L、0.01 g/m L壳聚糖溶液50 m L、0.05 g/m L氯化钙溶液50 m L、p H 3.5时制得的微胶囊外观较优,粒径分布主要在600~850μm,葡萄多酚包埋率为83.2%,微胶囊产品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环境中具有很好的释放特性。结论以玉米多孔淀粉为芯材载体,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的葡萄多酚微胶囊产品的形态及包埋率要优于单纯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葡萄多酚缓释微胶囊结构进行表征,均证实包埋物制备成功。

关 键 词:玉米多孔淀粉 海藻酸钠 壳聚糖 葡萄多酚  缓释微胶囊  包埋 稳定性 复合凝聚法

分 类 号:R283.6[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