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30年来白洋淀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and the driving forces in Baiyangdian wetland from 1984 to 2014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敏[1,2,3] 宫兆宁[1,2,3] 赵文吉[1,2,3] 阿多[1,2,3]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 [2]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3]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4DFA21620);国家留学基金项目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5

起止页码:4780-47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其景观格局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1984—2014年的11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白洋淀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4—2014年期间,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呈减少趋势,农田和居民点持续快速增长,纯水体为"增加—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林地和裸土地变化幅度不大。其中挺水植物一直是白洋淀最主要的景观类型,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达到37%—61%。农田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挺水植物的最大斑块指数和分维度指数最高,挺水植物和农田的聚集度指数最大,居民点、林地和裸土地空间分布离散,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差。1989—2004年白洋淀景观多样性指数呈减少趋势,景观格局趋于不稳定,同期聚集度指数上升,湿地连通性增加;1984—1989年和2004—2014年期间白洋淀多样性指数上涨,聚集度指数逐年下降,景观异质性增加。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白洋淀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景观格局指数 驱动力 白洋淀  湖泊湿地

分 类 号:P901[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