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清代前期多元复合货币结构下的困惑与对策
The Complexity and Policy Debates Surrounding the Diverse Monetary System of the Early Q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课题"清代货币结构体系与财政货币化"(14JJD770020)的研究成果
年 份:2016
期 号:3
起止页码:58-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PUBMED、RCCSE、RWSKHX、SCOPUS、SKJJZZ、核心刊
摘 要:清代前期发挥作用的是白银、铜钱以及会票等民间自律货币并存的多元复合货币结构。清初废银论及萧条说,将白银作为社会衰败的原因,是从货币的职能和功能进行了片面的解读,白银的货币化表明中国的价值尺度实现了摆脱铜钱的根本转换。银钱比价的变动,决不是两者在供求上简单的数量关系,而是反映了基于金属货币的自然特质在质量不一、金属货币的非货币化前提下不同阶层货币占有的不均匀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从而出现"白银陷阱"。突破金属货币数量限制的尝试仅限于基于基层共同体和行业组织人的信任为基础的自律货币会票之类,一国一通货性质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由于缺乏制度改进在清代前期未能实现。
关 键 词:十七世纪危机 银钱比价 白银陷阱 民间信用货币
分 类 号:K249[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