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基于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Coupling betwee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nd economic poverty in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s,China:Empirical analysis of 714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诗颂[1,2] 王艳慧[1,2] 段福洲[1,2] 赵文吉[1,2] 王志恒[3] 房娜[4]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 [2]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3]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300384 [4]成都理工大学旅游城乡规划学院,成都610051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H33B05;2012BAH33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375)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7

期  号:8

起止页码:2614-26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以扶贫开发"新纲要"中规划的14个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为例,基于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RP)的概念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了县级尺度上的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贫困耦合模型,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了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胡焕庸线"能够很好地刻画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经济贫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胡焕庸线"对于我国贫困东西格局划分和减贫的影响;连片特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共生共存,应该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通过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来达到减少经济贫困的目的;研究区一半左右的县市为衰退失调型,且两者不能做到同步发展.

关 键 词:连片特困区  生态脆弱性 经济贫困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胡焕庸线  

分 类 号:F1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