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龙江省玉米气候生产力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Evolution of maize climate productivity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
基 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313;CCSF201410;CCSF201606);黑龙江省气象局自立项目(HQ2015018);中国气象局核心业务发展专项(CMAHX20160205)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7
期 号:8
起止页码:2561-25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揭示玉米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明晰玉米气候资源利用规律,可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黑龙江省72个气象站1981—2014年的气象资料和对应的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空间插值、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增产潜力,并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玉米气候生产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黑龙江省玉米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26558、19953和18742 kg·hm^(-2);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山地低、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光合、光温、气候生产力均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其增幅分别为378、723和560 kg·hm^(-2)·(10 a)^(-1),且辐射量和气温的增加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具有正效应;玉米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松嫩平原西部因光能资源的减少导致玉米光合生产力降低,气温升高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光照带来的负面效应,玉米光温生产力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北部和东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尤为明显,玉米光温生产力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而松嫩平原西南部及三江平原易旱区则对降水变化反映敏感;玉米实际单产与其气候生产力比率的平均值仅为24.1%,仍有75.9%的潜力有待开发;未来"暖湿型"气候对提高玉米气候生产力有利,而"冷干型"气候则不利于玉米气候生产力的提高.
关 键 词:玉米 气候生产力变化 气候情景 影响因素 增产潜力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