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泸沽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Grain-siz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and Their Influential Factors in Lake Lug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汉[1] 常凤琴[1] 张虎才[1] 李华勇[1] 蒙红卫[1] 段立曾[1] 刘东升[1] 李楠[1] 朱梦姝[1]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08);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2010CI111);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10CI)~~

年  份:2016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679-6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选择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过渡区的泸沽湖作为研究对象,对南部主湖区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合湖泊周围自然地理要素,探讨了粒度各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泸沽湖南部主湖区表层沉积物沉积类型以黏土质粉砂为主,少数样品为砂质粉砂、砂,砾石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和北部湖滨带,其中粉砂是该研究区的优势粒级。另外,南部主湖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各组分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研究区东南侧及西南侧由于受入湖河流(山跨河、三家村河)的影响,导致黏土组分呈舌状分别向北、向东北方向延伸,但东南侧由于受湖水外流形成的定向湖流顶托作用,对研究区物源的贡献较弱;研究区西北部砂组分由于受到悬移作用和定向湖流影响,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凸出;由于受反时针环流作用的影响,大量细粒物质由研究区北部和西南侧悬移至研究区南部并沉积下来,使得此处有大量细物质沉积。同时指出,泸沽湖南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特征受控于湖泊沉积动力过程及沉积物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程度的差异,研究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不仅对于认识湖泊水动力及物质输入状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合理选择钻孔岩芯位置、开展湖泊沉积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 键 词:泸沽湖  表层沉积物 粒度 空间分布  

分 类 号:P736.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