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抑郁症网络化自助干预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以汉化MoodGYM为例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internet-based self-help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The Chinese version of Mood GY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志洪[1,2,3,4] 李献云[5] 赵陵波[1] 余香莲[6] 李政汉[7] 赖丽足[1] 阮怡君[1] 江光荣[2]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350108 [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3]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Memphis,TN 3 8111,USA [5]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WHO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北京100096 [6]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州350108 [7]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101

出  处:《心理学报》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2YJCZH170);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0020344);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48

期  号:7

起止页码:818-8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IC、JST、NSSD、PUBMED、RCCSE、RWSKHX、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抑郁症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抑郁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组试验考察抑郁症网络化干预程序Mood GYM中文版对中国大学生抑郁患者的在线干预效果,并且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同时探索了基于临床实践提出的认知歪曲(ATQ和DAS)与认知领域研究发现的解释偏差(SST)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相较之对照组,Mood GYM对中国大学生抑郁的网络化自助干预具有中到大的效果量(CES-D,d=0.93;PHQ-9,d=0.79);(2)Mood GYM也显著降低抑郁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ATQ)、消极解释偏差(SST)和功能失调性态度(DAS);(3)自动思维(ATQ)和消极解释偏差(SST)二者的改变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效果中起中介作用,功能失调性态度改变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抑郁症的网络化干预还存在着诸如脱落率较高等多种局限,推荐作为传统心理治疗的额外补充手段,也可作为梯度治疗模型的自助式初级干预。

关 键 词:抑郁症 网络化干预  大学生 效果  机制  

分 类 号:G448[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