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β2微球蛋白、瘦素、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Effect of different hemodialysis modes on serum levels of beta 2 microspheres,leptin and hemoglob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safety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煜琳[1,2] 李超[3]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肾病风湿科,重庆402160 [2]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肾内科,402460 [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胸外科,重庆402160

出  处:《重庆医学》

基  金:重庆市科委一般项目(cstc2016jcyjA0343);重庆市卫生计生委资助项目(2015MSXM058);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cstc;2015nc500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院内项目(YJZQN201529;YJSCI201504)

年  份:2016

卷  号:45

期  号:21

起止页码:2914-29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IC、JST、PUBMED、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普通血液透析组(普通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普通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组(HD+HP组),检测患者血标本中瘦素、β2-MG、Hb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其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透析前比较,首次透析及透析6个月后,3组患者血标本中瘦素、β2-MG水平均降低,且HD+HP组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HD组比较,HDF组、HD+HP组首次透析及透析6个月后血标本Hb、EPO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H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普通HD组与HD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F组、HD+HP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普通HD组,且HD+HP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HP法治疗,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中瘦素、β2-MG水平,不影响Hb水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 键 词: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并发症  

分 类 号:R69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