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3]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4]中建钢构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深圳518040
基 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资助(KZZD-EW-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41190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资助(41520104002)
年 份:2016
卷 号:48
期 号:4
起止页码:38-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3202683535)、JST、MR、SCOPU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针对堰塞坝溃口下切过程和不同因素对过程影响的问题,开展室内水槽试验。结果表明:溃口下切过程分3个阶段:Ⅰ为溃口缓慢发展阶段,即水流缓慢溢出溃口阶段,侵蚀速率较小,泥沙输移主要以悬移质运动为主,溃口下切缓慢;Ⅱ为溃口迅速发展阶段,表现为溯源侵蚀强烈,溃口底部变化迅速,推移质运动占主导地位;Ⅲ为稳定河床形成阶段,水流速度和流深减小,水流携沙力减弱,河床形成粗化层,最终达到新的水沙平衡。溃口流量与侵蚀的关系表现为:来水流量的加大增加了相应时刻的溃决流量,增大了侵蚀率,缩短了溃决时间,溃口底部趋于平滑;来水流量的加大提高侵蚀率曲线斜率,使侵蚀率曲线向瘦高型发展;随背水坡坡度的增加,溃决流量增大,侵蚀率增加,坝体残留高度降低。另外,因背水坡坡度增加导致坡面土颗粒稳定性的降低可采用水槽坡度与背水坡坡度之和正切值的3次方这一因子反映。考虑堰塞坝材料性质差异性的溃决过程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关 键 词:溃口发展 下切侵蚀 溯源侵蚀 溃坝流量
分 类 号:TD23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