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全身麻醉方式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Effect of general anesthetic mode o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翠容[1] 陆立仁[2] 王志强[1] 彭志勇[2] 郑映金[2]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528200 [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528200

出  处:《重庆医学》

基  金:广东省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2014AB000602)

年  份:2016

卷  号:45

期  号:20

起止页码:2769-27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IC、JST、PUBMED、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两种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每组各50例。记录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维库溴铵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分别于术前1d(T_0)、术后1d(T_1)、术后3d(T_2)、术后7d(T_3)、术后1个月(T_4)、术后3个月(T_5)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采用Z计分法评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S组舒芬太尼用量及维库溴铵用量较少(P<0.05),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增加(P<0.05),S组患者出现寒战、躁动、上呼吸道梗阻较多(P<0.05)。组间MMSE评分变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P=0.709);时间点MMSE评分变化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6,P<0.01);全身麻醉方式与时间MMSE评分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7.99,P<0.01);与P组比较,T_1、T_2时间点S组MMSE评分较低(P<0.05),S组中T_1、T_2、T_3、T_4时间点POCD发生率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较丙泊酚麻醉患者POCD发生率较高,但3个月后POCD发生率无差异。

关 键 词: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丙泊酚  七氟醚

分 类 号:R61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