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种生物质炭对红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Effects of Two Biochars on Red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成都611130 [2]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成都610041 [3]四川省邛崃市农业和林业局,四川邛崃611530 [4]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四川攀枝花617000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13);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重点项目(SCYC201504)
年 份:2016
卷 号:49
期 号:12
起止页码:2333-23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烟秆炭和桑条炭对红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为培育结构稳定的红壤团聚体提供优质改良材料。【方法】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添加1%、2%、4%、6%土壤质量的烟秆炭(Y_1、Y_2、Y_4、Y_6)和桑条炭(S_1、S_2、S_4、S_6),对照(CK)无添加,4个月后采用筛分法对土壤团聚体结构(<0.25、0.25—0.5、0.5—1、1—2、>2 mm团聚体粒级分布,平均重量直径(MWD),>0.25 mm团聚体含量(R_(0.25))、团聚体破坏率(PAD))进行分析,采用微生物稀释平板法测定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数量。【结果】施入生物质炭后,水稳性团聚体发生显著变化。Y_4和S_4处理下,0.5—1 mm团聚体较对照显著增加61.0%和43.6%;Y_1和S_2处理,0.25—0.5 mm团聚体较对照显著增加40.8%和27.1%,<0.25 mm的团聚体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9.2%和8.4%;Y_2和S_2处理的MWD表现一致,均较对照显著提高10%以上,Y_1和S_2处理R0.25较对照显著提高31.4%和28.7%,Y6和S6处理PAD显著降低22.0%和18.2%;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Y_4和S_4处理微生物群落最丰富;烟秆炭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MWD、R0.25)和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尤其与真菌(R^2=0.89,P=0.030;R^2=0.86,P=0.039)和放线菌(R^2=0.87,P=0.035;R^2=0.90,P=0.021)相关性更显著;PAD随真菌数量的增加而极显著降低(P<0.01),随放线菌和细菌数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烟秆炭和桑条炭均能促进大团聚体(0.25—1 mm)的形成,提高红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烟秆炭改良效果优于桑条炭,以2%—4%添加量为宜。
关 键 词:生物质炭 红壤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分 类 号:S15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