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对CUS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的体视学研究
Stereological study on changes of spinal synapses in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from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重庆400016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重庆400016 [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重庆40001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0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300985,81171238,);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渝教人[2012]44号)
年 份:2016
卷 号:38
期 号:13
起止页码:1506-15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方式建立模型,对照组每5只为1笼,正常喂养。建模期间,每周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建模4周后,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进行评估。随后运用现代体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两组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和突触总数。结果经过4周CUS干预后,CU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5);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路程、中央路程比和中央时间比显著降低(P<0.05)。CUS组大鼠海马DG突触密度[(0.48±0.13)/μm^3]和突触总数(6.713 5×10~8)较对照组大鼠[突触密度(0.15±0.03)/μm^3,突触总数(2.103 3×10~9)]显著下降(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DG的突触总数减少、突触密度减小,表明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之一。
关 键 词:抑郁症大鼠 海马 齿状回 突触 体视学
分 类 号:R338.13] R338.26[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