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稻飞虱迁飞种群的上灯行为节律研究    

Study on the behavioral rhythms of migratory population of rice planthoppers, Nilaparvata lugens, Sogatella furcifera and Laodelphax striatellus, light-trapped by blacklamp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蔡磊[1] 贾艺凡[1] 温洋[2] 张行国[1] 王瑞林[1] 李腾[1] 张逸飞[1] 陈法军[1]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南京210095 [2]山东省济阳县农业局,济南251400

出  处:《应用昆虫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计划)项目(2010CB126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454;31272051;31170362);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和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SRT"

年  份:2016

卷  号:53

期  号:3

起止页码:604-6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明确稻飞虱迁飞种群的上灯行为节律,以指导其大田迁入种群和迁出种群的发生预测与灾变预警。【方法】本研究运用逐时自动灯诱装置对2010和2011连续两年稻飞虱迁飞种群的上灯行为节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迁飞种群上灯始见期和灯诱虫量年际间差异不明显,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迁飞过境种群上灯始见期和灯诱虫量年际间差异较大。此外,灰飞虱迁飞种群的特大高峰期和高峰期逐时灯诱虫量百分比与一般上灯期和零星上灯期相比突出了晨暮双峰型中的暮峰型上灯行为特点;白背飞虱迁飞种群特大高峰期逐时灯诱虫量百分比与高峰期和一般期相比突出了晨暮双峰型中的晨峰型生物学特性。【结论】稻飞虱迁飞种群的上灯行为节律存在种的特异性,这一行为节律除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主要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

关 键 词:稻飞虱 上灯行为  生物学特性 预测预报  

分 类 号:S435.11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