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嫩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Carbon storage of poplar plantations in Songnen Plain,northea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虎[1] 李凤日[2] 孙美欧[3] 贾炜玮[2]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3]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  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4BA0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37B02-3)

年  份:2016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33-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设置在松嫩平原典型地区的6块杨树人工林样地和36株人工杨树解析木数据,建立了人工杨树相容性生物量方程,实测并分析了杨树人工林各个组成部分含碳率,估算并分析了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量和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密度特征。结果表明:胸径和年龄是影响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人工杨树各器官含碳率介于0.442 7~0.484 8之间。林下各层含碳率差异显著,枯枝层介于0.456 8~0.471 1之间,枯叶层介于0.368 3~0.445 4之间,半分解层介于0.418 4~0.460 0之间,草本层介于0.350 6~0.372 9之间。14~28年生人工杨树生物量和碳储量都随着林龄增长,树干生物量和碳储量所占整体比例稳定在0.60,树冠生物量和碳储量保持在0.17。14、21和28年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30.644 9、280.906 4、和356.497 3 t/hm2,各部分碳储量大小排序为土壤层〉植被层〉凋落物层,该地区林下植被主要以草本为主,乔木层碳储量占植被层碳储量的比例超过了99%。由于该地区土壤层深厚,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以土壤层为主,并且随着林龄增大而增加,14、21和28年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216.562 6、262.359 8和335.358 1 t/hm2,所占生态系统比重都超过了93%。

关 键 词:杨树人工林 生物量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碳储量密度  

分 类 号:S718.5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