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紫苏资源调查和紫苏叶挥发油化学型研究    

Perilla resources of China and essential oil chemotypes of Perilla leav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长玲[1] 郭宝林[1] 张琛武[2] 张芬[2] 田景[1] 白晓林[3] 章顺楠[3]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 [2]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3]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10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

年  份:2016

卷  号:41

期  号:10

起止页码:1823-18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该文根据对国内紫苏的主产地区的资源调查结果,按照产出类型先分为野生资源和栽培资源两大类,栽培资源又按主要用途分为栽培药用资源、栽培籽用资源、栽培出口资源。野生资源主产区有河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湖南、江苏及浙江;栽培药用资源产区有河北安国、安徽亳州、重庆涪陵、广西玉林和广东茂名;栽培籽用资源产区包括甘肃庆阳、黑龙江桦南、吉林、重庆彭水及云南;栽培出口资源产区有浙江湖州、江苏连云港和山东烟台。对各产区采集的43个紫苏叶样品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进行了组成成分分析。43份紫苏叶样品挥发油得率在0.2%-1.5%,挥发油主要包括紫苏酮perillaketone(0.93%-96.55%)、紫苏醛perillaldehyde(0.10%-61.24%)、紫苏烯perillene(52.15%)、石竹烯caryophyllene(3.22%-26.27%)、α-法尼烯α-farnesene(2.10%-21.54%)等31个成份,可分为PK,PA,PP,EK,PL 5个化学型。其中野生资源化学型有PK型和PA型,以PK型居多,栽培药用资源的化学型种类包括了全部5种类型,以PA型居多,栽培籽用资源均为PK型,出口栽培资源均为PA型。紫苏3个变种中,紫苏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包括了5个化学型,以PK型最多,其中PK型主要是绿色叶,PA型为紫色叶或绿色叶,野生紫苏变种P.frutescens var.acuta只有PK,PA型,PK型较PA型多,其中PK型均为绿色叶,PA型为紫色叶,因此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紫苏,以PK和PA型为主流化学型,PK型更多,且与叶色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回回苏变种P.fruteseens var.crispa主要为PA型,两面紫色叶。主流化学型的区分为历代本草区别使用紫色香气的"紫苏"和绿色无香的"白苏"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PK可导致家畜食用后产生肺部毒性,以及紫苏的使用传统,建议紫苏药用限制为紫苏醛型,应建立紫苏叶和紫苏叶油中紫苏醛的检测标准。

关 键 词:紫苏叶 资源调查 挥发油 化学型  分布  

分 类 号:R282.7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