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痛阈及IL-1、TNF-?的影响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Fire Needling on Pain Threshold, and IL-1 and TNF-?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晶晶[1] 张英[2] 眭明红[3] 黄泰铮[4] 裴文娅[4] 林国华[4]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深圳518133 [2]玉溪市人民医院,玉溪653100 [3]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510210 [4]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583-5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比较火针、普通针刺及穴位埋线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火针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入SD大鼠右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类风湿关节炎模型,3组均取右侧昆仑、足三里作为治疗穴位,分别行火针、针刺、穴位埋线治疗,分别于造模前1 d、造模第4天及治疗1、7、14 d后测定阈值,以各组大鼠右侧缩腿的机械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爪退缩阈值(TWL)作为观测指标。治疗结束后分离大鼠足炎症组织,检测其中IL-1、TNF-?的含量。结果模型组、针刺组、穴位埋线组和火针组造模后及治疗1、7、14 d后MWT和TWL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治疗1、7、14 d后MWT和TWL指标与模型组、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治疗1、7、14 d后MWT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治疗7、14 d后TWL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模型组、针刺组、穴位埋线组和火针组大鼠造模后IL-1和TN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穴位埋线组和火针组大鼠治疗后IL-1和TNF-?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治疗后IL-1和TNF-?含量与火针组比较,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能够提高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痛阈,并通过降低病变肌肉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从而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慢性疼痛。

关 键 词:火针  穴位埋线 针刺  镇痛  关节炎,类风湿  血清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大鼠  

分 类 号:R59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