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接种AMF对间作大豆生长及有机磷利用的影响
Influence of Glomus Mosseae Inocula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Organic Phosphorus Utilization in Intercropping Soybea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 [2]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16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3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41;41561057);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4Z078)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442-4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_E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与间作种植模式对红壤上间作大豆磷素吸收利用及生长的影响,通过三室隔网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分室磷[不添加磷(P0)、有机磷(OP50)添加和根室不接种(NM)、根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M)]对大豆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P50处理下,无论何种种植模式,不接种处理下根长均显著高于接种处理,无论接种与否,单作处理下大豆根长均高于间作处理。在OP50处理下,接种GM处理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明显高于不接种处理,在P0处理下地上部分生物量具有相同趋势。间作处理下,分室添加磷与不添加磷时,GM处理的植株生物量较NM处理分别提高了27.52%和48.76%。单作处理下,分室添加磷与不添加磷时,GM处理的植株生物量较NM处理分别提高了28.49%和27.65%。大豆植株根系磷含量在单作-GM-OP50组合处理下最高。在接种GM处理下,无论是否添加磷,间作大豆根系磷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因此,综合菌根侵染率、生物量、磷含量以及磷吸收效率等指标,接种GM和分室添加50 mg·kg-1有机磷处理能更有效地促进间作大豆的生长及磷素的吸收。
关 键 词:丛枝菌根真菌(AMF) 间作 红壤 大豆(Glycine max) 有机磷
分 类 号: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