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南岛3个林区热带云雾林植物多样性变化    

Patterns of plant diversity within and among three tropical cloud forest communities in Hainan Is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茜茜[1] 龙文兴[1] 杨小波[1] 熊梦辉[1] 康勇[1] 黄瑾[1] 王旭[2] 洪小江[3] 周照骊[3] 陆雍泉[4] 方精[4] 李时兴[4]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园艺园林学院,海口570228 [2]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口570228 [3]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昌江572722 [4]海南省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琼中572929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海南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6CXTD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09);科技部科技基础专项(2013FY111600-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2064);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项目(XDA05050206)

年  份:2016

卷  号:40

期  号:5

起止页码:469-4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分布在海南岛西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样方)、西南部(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样方)和中部(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5个样方)的热带云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α及β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谱系多样性的变化,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尖峰岭群落树木个体多度、物种丰富度最大,黎母山群落树木个体多度、物种丰富度最小;黎母山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最大,霸王岭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最小,海南岛霸王岭(西部)、尖峰岭(西南部)和黎母山(中部)3个林区热带云雾林物种多样性差异可能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尖峰岭群落内功能丰富度、Rao’s二次熵最低,功能均匀度最高,群落间平均成对性状距离最小,反映群落构建主要受环境筛影响;霸王岭群落Rao’s二次熵最高,功能均匀度最低,群落间平均成对性状距离最大,反映群落构建主要受限制相似性影响;黎母山群落内功能丰富度最高,群落间平均最近性状距离最大,表明限制相似性在黎母山热带云雾林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更重要。霸王岭群落内谱系多样性、物种间平均最近相邻谱系距离均较大,反映物种间谱系关系趋于发散;黎母山群落内谱系多样性、物种间平均成对谱系距离及群落间平均成对谱系距离均最小,反映物种间谱系关系趋于聚集;而尖峰岭群落内物种间平均成对谱系距离、群落间平均成对谱系距离最大,但物种间平均最近相邻谱系距离最小,反映物种间谱系关系既具有发散又具有聚集的共存格局。因此,海南岛热带云雾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格局与环境及物种间相互作用有关。

关 键 词: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谱系多样性  热带云雾林  海南岛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