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在血管痴呆大鼠模型中病理学变化及其意义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stress in neurons of ra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古建波[1] 张涛[1] 吴良淼[1] 张高小[1] 王玉强[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所,广州510632

出  处:《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基  金:广州市心脑血管疾病创新化学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151800010)

年  份:2016

卷  号:32

期  号:10

起止页码:897-9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病理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痴呆模型,术后3个月,用八臂迷宫和新物体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实施安乐死,提取分离线粒体,用分光光度法测量线粒体肿胀作为膜孔通透性指标,用多功能酶标仪分别测量JC-1、DCFH-DA、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变化作为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内总氧氮自由基(ROS/RNS)、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变化指标。结果模型组的大鼠学习记忆错误次数为(3.57±1.13),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2.00±0.82;P<0.05);新物体识别,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辨别指数分别为-0.02±0.04和0.21±0.02,辨别潜伏期分别为(23.87±2.99),(10.35±4.67)s,模型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膜孔通透性增加、ROS/RNS、O_2^-和ONOO^-含量均显著上升(P<0.0001)。结论血管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可能是血管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

关 键 词:血管痴呆  线粒体 氧化应激 自由基

分 类 号:R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