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上海常绿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研究    

Study of carbon seqestration & oxygen release and cooling & humidifying effect of main greening tree species in Shangha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薛雪[1] 张金池[1] 孙永涛[2] 庄家尧[1] 王鹰翔[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2]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19

出  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66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年  份:2016

卷  号:40

期  号:3

起止页码:81-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INSPEC、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上海地区6种典型园林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它们四季的光合蒸腾等生理生态指标,并通过三维绿量和叶面积指数等形态指标分析了它们的固碳释氧和增温增湿效益。结果表明:全年中每个树种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都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6个树种年固碳释氧能力为香樟>广玉兰>柳杉>桂花>冬青>蚊母。夏季,日固碳释氧能力为冬青>香樟>蚊母>桂花>广玉兰>柳杉,降温增湿能力为香樟>冬青>桂花>广玉兰>蚊母>柳杉;日降温增湿能力为冬青>蚊母>香樟>广玉兰>桂花>柳杉。因此:在上海城市绿化树种选择中,可优先选择香樟和广玉兰等固碳释氧及降温增湿能力较强的乔木树种,并适当搭配桂花、蚊母和冬青等灌木,一些景观价值较高但降温增湿效益不高的树种如柳杉应避免大面积种植;同时考虑植被绿量和叶面积指数等形态指标,优化树种结构,以达到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关 键 词:常绿树种 固碳释氧 降温增湿 三维绿量(TGB)  热岛效应 上海  

分 类 号:S718[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