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基于DEA-GML指数与面板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江[1] 王锐[1] 王新华[1]

机构地区:[1]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农村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发展的低碳转型:进程评估;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项目编号:714031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食品安全治理机制研究:政府与供应链共生演化的视角"(项目编号:7120317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发展的环境绩效:基于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的实证及政策含义"(项目编号:11YJC790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中的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紧密联结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YJA630088)的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风险与收益分析的我国粮食‘适度进口’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CJY081)

年  份:2016

期  号:3

起止页码:65-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构建了1991~2013年省级种植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测算农业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建立面板TobR模型分析这三种指数的影响因素,同时验证三种指数与农业增长之间是否表现出类似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曲线特征。本文主要结论有:①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②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变动的地区差异与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代表全国最高水平,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而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技术效率最低;东部地区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则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控制变量对三种指数变动的影响则各不相同。

关 键 词:农业增长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倒U型”曲线  GML指数  面板Tobit模型  

分 类 号:F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