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UPLC法测定野菊花中5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夏伯候[1] 周亚敏[1] 谢家驰[1] 李亚梅[1] 许招懂[2] 林丽美[1] 廖端芳[1]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药不良成分快速检测及脱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208 [2]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08

出  处:《中药材》

基  金: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2013ZX09201019);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432312000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3JJ4089);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人才项目(2013);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专项(2014RS4009)

年  份:2016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348-3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评价野菊花中5种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和芹菜素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其U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BTS+法评价5种成分的抗氧化能力;采用UPLC法进行含量测定,以ACQUITY UPLC BEHC18(100mm×2.1mm,1.7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m 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结果:5种成分均具有一定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以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的清除能力最强。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和芹菜素分别在0.00478~0.0957μg、0.00452~0.181μg、0.000565~0.0452μg、0.00393~0.315μg和0.000529~0.01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7%、99.25%、99.46%、100.18%和99.70%,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野菊花中5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以作为野菊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关 键 词:野菊花 抗氧化 ABTS+  黄酮  酚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 类 号:R284.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